”这看起来很像一个怕责罚的士兵,被威严的长官吓得结结巴巴,但其实是某个战士为了练字,留下的笔迹。大量的《仓颉篇》和《急就篇》的残片,暗示一部分吏士在紧张的军事生活之余,也会抄写当时通用的习字教材,提高文化素养。敦煌汉简“九九八十一,八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八八六十四,七八五十六,……五七卅五,四七廿八,三七廿一,五五廿五,四五廿,三五十五……三七二十一,二七一十四。”戍卒们背诵乘法表,很可能是为了训练战士反应能力和计数能力:因为无论是看日晷,还是估算来敌数量发烽火信号,还是核算每天的工作量,都涉及到基本的算数,因此加减乘可能是汉代战士们的必备基本功,和他们的武艺同等重要。今天小学生们已经掌握的技能,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还是成年人的专业修养,不得不让人感叹2000多年间教育的巨大进步。而2000多年间不变的,是乘法表的简洁明了,规整利落的方块字和相对简短的发音,无疑有利于我们去记忆背诵乘法表。20~21世纪出土于敦煌的汉简,记载了看起来非常现代的九九乘法表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仪礼简》左一的汉简上,“诗三百”的字样依稀可见除了算数,敦煌汉简和居延汉简中,还发现了《论语》等儒家经典的残片,这可能是军吏为了提升文化素养而苦读的教材。即使远在边塞,依旧有戍边吏民在摇头晃脑的诵读经典,习圣人之教。这些碎片,也证明了作为大一统帝国的基础性硬件,汉字这套表意符号体系,在普及文化、维持身份认同上,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当然,还有的吏士会阅读《相刀剑册》这样的专业文献,可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吧。居延汉简里的《相刀剑》册饿了吃什么?酱料谷物是主食汉代的餐制是两食制,西北前线也不例外,那么当时将士们吃的是什么食物呢?普通戍卒们吃的是麦子、糜子、小米、黏小米、胡豆等没有脱壳的谷物,还有一定数量的盐,需要士兵自己去壳加工后才能食用;除了基本的谷物,普通戍卒可以领到姜、芥、豆豉、酱、葱等调味品下饭。对普通战士而言,将领们吃的新鲜蔬菜(韭菜、芥菜、葵、葱),还有鸡肉、羊肉、猪肉等肉食可望不可即,这些食材一般由园圃特供。对于勒紧裤腰带的普通戍卒来说,有限的俸禄不仅要养活自己,还有喂养嗷嗷待哺的妻儿家人,一个月能结余下的粮食和军饷非常有限,即使是低级军官,都不免叫穷告困,在书信中抱怨生活甚苦,感叹“食尽乏”的情况。他们只有等耕牛或者军马累死,或者等待每年的社祭,腊祭,才有机会分到肉食或内脏;平时,他们只能自己掏腰包购买肉食,或者用弓弩、渔具,去捕获罗布泊或者居延泽的鱼,与大泽边的飞禽野兽。如果是军官下令主动"椎牛"或者"宰羊",那往往意味着大战在即,将领们需要美味的肉食来激励士气,这与史书中的记载是相吻合的:“汉乃勃然裹伤而起,椎牛飨士,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简牍里的私语:穿越千年的通感抖落简牍上的尘沙,翻开这些千年前的秘密,耳边依旧会想起大漠的风声、刀兵的碰撞、妻儿的哭诉,还有哀怨的羌笛。汉画像砖上的胡汉交战图除了衣食住行的日常外,我们还会在汉简中,看到大量非常私密的个性化内容,比如有表达雄心的豪言壮语:“臣厶罪在西域,期于殄逆虏,平定诸国
”“恩德固可未报哉?臣子之职宁可废耶
”还有战士紧张地写下了“有急事”,但因为简牍的残破,后人不知道他究竟是为何事所困:是匈奴人的入侵,还是西域使者的突然到访,抑或是长官的征调?悬泉置汉简残片:“有急事”也有人在四下无人的时刻,在木简上写下只能自己吞咽的苦涩,比如一个叫儿尚的战士,抱怨代役的战士迟迟不到,许诺的军粮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到位,从而被迫贷粮:“儿尚叩头白记:闲来,上日久食尽乏,愿贷谷一斛……尹府哀小姓贫人子久居塞外,当为发代。唯掾以时移视事盈岁名尹府,须以调代,代到,得归,叩头叩头。”还有一个战士因为久在边塞,无法在长辈膝前尽孝,于是委托兄嫂照顾二老:“怨己无能,谢兄嫂供养三亲,万幸辞谢”。而我们还不知道,这些书信究竟有没有被送到他们家人的手中。当然,在各种情感中,还有人和人之间最质朴的问候:“愿子游谨衣强餐饭”,“久不相见”,“相问音声,意中快也”的辞句,和汉乐府诗歌中的词句如出一辙,让人们感觉他们距今未远,仿佛就活在不久的过去。汉代简牍上的问候----春君幸毋相忘参考文献:姜洋:汉代戍卒家书中的家国情怀赵宠亮:行役戍备:河西汉塞吏卒的屯戍生活 编辑说明文字 / 鹰眼荷鲁斯视觉 / 姜博约排版 / 头文字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