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电维修 » 壁挂炉维修 » 晚景美国养狗老人真实究可哀(老人美国的人宠物养狗)「美国老人国家养吗」

晚景美国养狗老人真实究可哀(老人美国的人宠物养狗)「美国老人国家养吗」

admin 2024-08-12 15:29:00 壁挂炉维修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在美国,养狗的人很普遍,养狗人家都把狗及其他宠物当“主人”一样捧着,狗是美国人的家庭成员而祖父母反而不是家庭成员。
如果谁得罪狗宝宝,轻者遭到示威抗议,重者罚款,蹲监狱。
狗仗人势,人和狗玩。
根据最新的全国统计,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宠物主人,每天与他们的宠物呆上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将近一半人说他们每天会与宠物呆上三小时或更多时间。
美国不少总统都喜欢狗,更引起上行下效的养狗风。
罗斯福总统喜欢狗,美国首都华盛顿还有座罗斯福同他的苏格兰爱犬在一起的青铜雕像。
杜鲁门总统也喜欢养狗。
他认为狗是最忠诚的朋友。
在华盛顿政坛没有永久的朋友,今天再好的朋友在关键时刻会离开或背叛总统。
杜鲁门在一次演讲中,对美国听众说:“如果你们想在华盛顿有个真正的朋友,那就请你们养狗吧
”里根总统夫妇也有一条叫“雷克斯”的狗。
老布什总统在白宫养了一条叫“米勒”的西班牙爱犬,经常陪伴他消遣解闷。
在白宫期间,第一夫人芭芭拉写了一本有关“米勒”生活的畅销书,1991年的版权收入高达889176美元。
克林顿总统爱玩狗,无论克林顿走到哪里,“第一狗”巴迪总是形影不离。
有时离开白宫乘直升机,手里总是牵着巴迪。
有时还抱着巴迪上飞机。
这件事要在东方国家,公众肯定对领导人议论纷纷。
但在美国人看来,这很自然,等于带着自己的孩子上飞机,非常有人情味。
美国人养狗确实认真,对狗的周到服务更是无可挑剔。
每个养狗人家都有专用的狗屋、狗窝、狗用具、狗玩具、狗衣服。
狗食要从狗食品店购买,或者家中专门烹调,不能用剩饭剩菜给狗吃,那样做是虐待,若有人举报,动物保护组织的有关人士要上门过问,并会给养狗户带来麻烦。
尤其每天多次遛狗,耗费了狗主人多少宝贵的时间。
而这个任务是铁打不动的,就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也得冒雨进行,人和狗都穿上雨衣,按时去遛。
有的狗半夜三更要出去拉屎或尿尿,主人也得起身,揉揉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拉着狗出去溜达。
双休日或节假日,本是让人好好休息的日子,养狗的人还要带着狗去玩,或者用汽车载着狗去玩。
各色各样的狗坐在轿车里威风神气,看见路上行人,还会汪汪地叫唤两声,显示自己不可一世的高傲,也显示了对主子的忠诚。
下面请看美国人宠爱动物的有趣数据。
洛基山新闻时报刊登丽贝卡·琼斯(Rebecca Jones)的文章,就美国人如何对待他们的宠物作了方方面面的调查。
“宠物比以前享受到更多的关心”。
这是美国动物医协会在调查湖木市(Lakewood)1250位宠物主人后得出的结论。
该组织的副总裁丹尼斯·芬博格博士(Dr·Dennis Feinberg)说:“我们调查显示它们的主人总是优先考虑到它们,因为他们非常依赖宠物的陪伴与关怀”。
许多人认为外出带上宠物是快乐的。
近40%被访者表示他们会在外出办事时带上宠物,而34%的人会在外出旅游时带上它们。
67%的被访者表示如果他们把宠物单独留在家中,他们会有负疚感。
89%的人表示,如果不得不把宠物留在家中,他们一定会留下足够的水和食物。
71%的被访者会打开空调或电扇,让他们的宠物安然过夏。
68%的人会留下玩具,56%的人会开着灯,47%的人会开着收音机或电视。
如果他们必须离开宠物很长的时间,39%表示,他们会打电话回家让宠物听到他们的声音。
另一项发现就是,宠物在它们的主人心中占据了多大的地位。
47%的人表示,他们的宠物经常和他们睡在一起,26%的人让它们睡在自己的窝里,只有14%的人让宠物睡在地上,而只有2%的人在晚上把它们赶到门外去。
百分之五十二的人表示会花工夫为宠物准备可口的饭菜,55%的人说会把两三样不同的食物拌在一起。
37%的甚至准备人吃的食物,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他们会加热宠物的饭菜,14%会自己炮制宠物的食品。
将近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会记住并庆祝宠物的生日,在各种庆祝中,51%表示他们会唱“祝你生日快乐”,38%准备了生日蛋糕或小奖赏,33%为宠物包装了礼物,百分之九为它们举办生日宴会并邀请其他宠物参加,5%送上生日卡片。
宠物在特殊场合下总是作为家庭中的一员。
三分之二的宠物在节假日,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参与家庭聚会。
四分之一的宠物出席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日宴会,3%甚至参加其家人的开业典礼和婚礼,不到百分之一的宠物主人在度蜜月时带上它们。
调查显示,经济萧条并没有影响到宠物的生活方式,92%的被访者表示他们仍为宠物花费同样多的金钱,而73%的人表示他们为了照顾好宠物而宁愿负债。
另外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人不如狗。
号称“吝啬皇后”的房地产亿万富婆利欧娜·韩兹利(Leona Helmsley)在2007年8月20日逝世后,曼哈坦法庭28日公布了她的遗嘱,在近40亿美元遗产中,其生前爱犬分得1200万美元,且交代这只狗死后也要与她葬在一起。
而家庭所有人不但获分配的遗产全比狗少,甚至有两个小孩子一毛钱也分不到。
韩兹利在“富比士杂志”全球富人排名为第369位。
在1998年曾因逃税而受审,因又贪又富,被外界讥为“吝啬皇后”。
她曾说过:“只有小人物才交税”。
但是,她对自己的爱犬“小麻烦”却厚爱有加,创造爱犬身价的世界纪录。
社会上有为狗服务的各种机构。
常见的有狗商店,店里卖的全是与狗有关的商品。
如狗食品,有狗饼干、狗罐头、狗饮料、狗快餐等等,真是丰富多彩,营养全面。
还有专做的骨头,有真有假,卖给养狗人,供狗啃着玩。
狗用具也是五花八门,有狗床、狗窝、狗被褥、狗项圈、扣狗链条等,这些用具也是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任你挑选。
狗衣服,更是衣帽齐全,五彩缤纷,像一个儿童服装店,有春秋装、防寒服、雨衣等,这些东西有贵有贱,适合各种消费层次的顾客。
2004年以来,养狗的人舍得花大钱,以各式各样的时髦品牌为爱犬打扮,使得美国狗浑身高级品,而不再对宠物店那些没有牌子的商品感兴趣。
许多饲主对跟人的时装同价的狗时装可不眨眼睛,他们带狗试着标价720美元的双G标志古奇手提包或225美元刻有路易威登的狗项圈,还可试试只要45美元的Juicy Couture外套,或者标价68美元、吊有Coach饰品的金项圈。
美国宠物产品厂商协会估计,流行品牌使狗主人2005年为宠物的流行品牌约花359亿美元以上。
该协会营运长维提尔说,奢华的流行非常炽热,因为婴儿潮世代正值空巢期,而且不再为小孩支付学费,有可自由使用的收入。
狗医院:每个城市或乡村都有,大的城市往往有很多狗医院,且生意火暴。
有注册的兽医师,医院设施齐全,也分内外科,药品也是专门制造的,专药专用,许多人家都按时把狗带到医院检查身体,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有的“名犬”要定期检查,确保万无一失,青春常驻。
有的还给狗吃补药,确保狗体强壮。
有的狗内脏有病,兽医师给其开刀治疗,养狗之家要花上千、上万美元。
我们认识一位美国老人,养了一只名犬,生了癌症,开刀治疗,花了一万多美元,狗命未保,一命呜呼,老人伤心多天,一提爱犬,则眼泪汪汪。
狗美容院:不少人家的狗,要经常带到狗美容院美容,狗美容院有经过培训的美容师,能够给狗修面、剪毛、梳毛、洗燥等等,说来也怪,那些去美容的大狗、小狗,到了美容院十分听话,绝大多数都能安安稳稳接受梳理,梳理之后也觉得怪高兴的样子。
狗游乐园:有的公园专供遛狗用,主人把它带去,在里边做游戏,如扔球让狗去找,找到衔回来,交给主人。
有的公园对狗比对人还优惠,人进要买票,狗进去反而免票。
当然也有些严肃场合,狗也会被拒之门外,那也没关系,它会在自己的高级轿车上悠然自得,有时看主人走了,也会急得狂蹦乱跳,主人跟它打个招呼,它也只好忍气吞声,暂时孤单独居了。
还有狗比赛:波士顿每年至少有一次。
我们去看了,这个比赛儿童与狗玩得最高兴,当然家长也得去。
主要是分不同犬种、比赛速度。
有狗单独跳,也有小孩牵着跑,还有狗拖着童车跑等等。
对优胜者,或者参加者发给奖品或纪念品,还有赞助商提供饮料、冰淇淋或其他食品供参加比赛的观众食用。
美国人除了对狗情有独钟外,对猫也是爱护有加。
对野外的飞禽也是十分爱护,没有人去乱打乱逮,小湖小河里的大雁、野鸭可以走到附近人家院里吃东西,无人去动它们的一根毫毛。
美国人爱护动物的风气和习惯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看到美国人对狗及小动物那么疼爱,而对他们的老年父母有点冷若冰霜,不免使人寒心。
美国孩子大了,能独立生活,都与父母分居,平时也谈不上什么照顾了,更不用说买吃买喝,陪去看病、游玩之类。
对小孩生日很重视,对老人生日不闻不问。
一个82岁的老太,自己一个人过,儿子住在同一城市,每天打一次电话问一下,一二个月过来看一下,没事就走,这在美国算一个“大孝子”。
而有的儿女根本不问父母的事,与父母形同路人,这与顶风冒雨遛狗,千方百计服侍爱犬相比,觉得美国做儿女的,有些太残忍了,所以我才得出结论,养狗胜过养老太。
在美国儿女的心目中,没有瞻养老人的义务。
人老了,都推向社会,靠社会金生活。
据《纽约时报》报道,现已退休的美国老人39%的依靠社会安全计划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统计报告表明,年逾65岁的美国人几乎都领取社会金,其中1/3的人社会金占其收入的90%以上,另有1/3的人社会金占收入的一半以上。
这两部分人一旦失去社会金,生活将会发生困难。
其中130万人失去社会金后将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亚裔耆老更是普遍贫困。
亚裔联盟依据人口普查的数据及调查所得,纽约市亚裔耆老普遍生活在贫困之中,比起其他族裔的耆老,学历相对较低,多不懂英语,需靠政府救助。
同时,十年来亚裔耆老人口增加了一倍,而政府未有因老人人口增加而加强相应服务。
亚裔老人65岁者年收入只有17261美元,而全市老人平均年收入为30694美元,亚裔老人的收入只相当于平均数的56.2%。
随着年龄不断老化,身体不断衰老,美国老人的社会地位和在家庭中的位置更是每况愈下。
一位从台湾到美国生活的老人桂茹写的《换球记》,非常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亚裔老人在美国生活的真实情况。
她说:我曾经是一个炙手可热的篮球,当年欢天喜地送儿子来美国读大学,女儿也随后嫁来,各人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在儿女的再三邀请下,我辞掉了会计工作,到美国追随儿女左右。
洒扫庭院,买菜煮饭,保姆、跟班、护理样样都行,称得上是全天候义工。
儿媳车祸受伤我是护理,孙子、孙女上学我是跟班,家里家外杂务我是保姆。
女儿生孩子坐月子由我一手承包。
儿子传、女儿唤,好不热闹。
眼看着我这只篮球,在儿女的球场上被抢来抢去,大有用武之地。
我的辛苦,我的劳累,一股脑儿化为快意。
侍弄着孙儿辈长大了,我这只篮球不知从什么时候改当排球。
大概手脚不大灵便的原因吧,我被儿子用汽车送到女儿家,一年后女儿又托排球般地把我托回儿子家。
这段时间,儿女们对我说话还比较婉转,托来托去,还不通知我为了什么理由。
近几年,我除了健忘,还加上有耳聋的毛病,一下子又从排球变为足球。
儿子踢过来,女儿踢回去,有几回碰上孩子们家中无人,干脆把我从车上扶下来,让我坐在门口等着,儿子和女儿一样,留瓶蒸馏水慢慢喝,自己开车扬长而去。
总算申请到S·S·I(美国老人福利基金),儿媳又发话了,你在我们这里吃住免费,你领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还不是填补了孙儿孙女。
我真想搬到老人院去住,可又割舍不下这五味俱全的骨肉亲情。
我最担心的就是变成高尔夫球,不定哪一天,儿女挥起球杆儿,我这只小白球就不清楚飞到哪个洞里去喽

晚景美国养狗老人真实究可哀(老人美国的人宠物养狗)


(摘自莫言编著《梦美国·美国梦》)像桂女士这样,儿女基本上还过问着,不管如何还和子女住在一起。
而美国老人年纪大了往往把自己家房子卖了,住到老人公寓,独立生活。
失去自理能力,只好住到有专人侍候的老人院,这里居住条件是不错的,但伙食则不敢恭维,天天基本一样,主食只是土豆泥为主,只要你能吃下去,营养绝对有保证,但谁能保证吃腻了而不倒胃口呢?在中国,老人有病,儿女亲朋常来看望,送点糕点饭菜,供老人调养。
而在美国,有工作的儿女都忙,谁也难顾老人,老人只好直挺挺地躺在老人院或医院病床上,十分寂寞与孤独。
美国子女没有瞻养老人的义务和习惯,把老人推给社会,社会有许多福利和优待,在美国工作十年以上交纳社会安全税的公民,到了62岁以上,就可以拿社会安全金(Socal Security Peyment)。
65岁以上的,还可享有国家医疗保险,免费住医院。
如果只看医生,可买B种保险,每月付一点保险费,就可免费或低价看病。
从2006年起,联邦政府又开始药品保险,每月付一点保险费,就可低价购买药品。
低收入的老年人还可领得救济金,并获得免费医疗和医药保险。
除了政府福利,很多公私事业单位也常对老人优待。
餐馆、旅馆、电影院、公车、地铁、公园等等,大都有老人廉价票和折扣票。
在我生活的波士顿地区,除了前面说的照顾外,一般人租住公寓要交上千美元的房租,无收入的老人居住只交100多美元(水、电、气在内)。
红十字会、教堂每月都向老人发放一次食品、日用品,解决老人生活所需。
每个城市都建立了老人活动中心,提供多种活动场所和运动器具,让老人玩得开心。
每个老人活动中心由政府资助,并接受社会慈善捐赠,补助老人生活。
有的老人活动中心免费提供午餐,有的一顿餐只收一美元多。
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以及一些大商家、社会团体每年举办一两次老人聚餐,免费提供饮食和纪念品,并请文艺人员给老人表演歌舞,也有老人文艺团体上台表演,自娱自乐。
亚裔老人在社会安全保障,特别是医疗补助方面与美国老人的整体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华人团体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老人中心,让华裔老人有聚会活动的场所。
如纽约,华人策划协会(是北美最大的华人社会福利机构)创办老人中心,法拉盛、中国城、布鲁克林这几个老人中心的规模和人数都在迅速增长。
曾经担任华埠老人中心主席的陈桂琼说:“我们这里每天来吃饭的就有300多人,每人只收5角钱。
我们有30个义工在服务。
很多人以前没有什么朋友,现在一下子认识几百人,多开心。
”在波士顿地区中华耆英会属下有君子楼、白礼士楼、剑桥老人中心等固定活动场所,开设了气功班、歌唱班、舞蹈班、英文班,放中文电影,有几百个老人经常参加活动。
剑桥中国文化中心创办的夕阳红活动站,在波士顿地区也是很有名气的中国老人活动站,注册会员有500人,每个星期六下午都会有上百个老人汇聚一堂,唱歌、跳舞、打太极拳、打扑克、打麻将、聊天、讲故事,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都邀请老人一起庆贺,每年还组织几次旅游参观。
尤其是老人在一起聊天,交流在美生活的体会,提供各种信息,在交流中成为朋友,一改过去在家的孤寂无聊,无人说话,似在闷桶里生活的处境。
中国传统的伦理教化,特别强调家庭和孝道,正是这种传统,使得成千上万的中国老人离开故土远涉重洋之后,更感孤寂与凄凉,老人活动中心,成了老人的欢乐之家,使老人寻找到一些安慰和自乐。
使得身在异国他乡的老人,无论在美国“社会安全”体系内外,都能有一个欢度晚年的去处;使得中国老人在“日新月异”的西方家庭观念的冲击之下,仍然能找到家人的感觉。
老人聚在一起,无拘无束,有说有笑,有唱有跳,有玩有乐,团结友爱,十分温馨。
正如我在一首诗中写的那样:“异国相遇三生缘,乡音佳情万分浓。
欢乐之家常聚首,岂不返老似神童”。
也正是这种传统的潜移默化,世代相传,使得老人们的“欢乐之家”越办越红火。
美国老人与中国老人比,最缺少的是家庭亲情,孩子大了都离家单住,最后只留下两个老人,很像燕子刚出生时,都在窝里,等待老燕子衔食来喂,每当老燕子捕食回来,小燕子一齐趴在窝边,张嘴要吃,因为一次只能喂一只雏燕,所以争争吵吵,令老燕子头疼。
一旦小燕子翅膀长硬了,都飞离老窝,远走高飞,不顾也不认父母了。
美国的老人却单独生活,或住在护理院,度过余生。
有一些老人单独生活,死了多日,也无人发现。
据《波士顿记事》最近报道,长岛汉普顿湾老人文森卓·利卡迪在的住所去世一年多,被前去查水管爆裂的警员发现。
由于缺乏水分,其尸体成木乃伊。
木乃伊状的尸体却坐在仍然开着的电视机前的沙发上。
利卡迪自从妻子数年前去世后,便独居家中。
其居所邮箱内的信件已堆积如山,邮局已停止投递。
而周围邻居没有人察觉到情况不妙。
有人怀疑他入住老人院,也有人怀疑他去住医院,但没有一个人前去探望。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由此可见,无论独居家中,还是住到护理院,美国老人残了、病了,子女、亲朋、邻居都不太过问,最后都是悄悄地走了。
实在是哀哉
哀哉

相关文章

mos驱动电路原理「mos驱动电路原理图」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mos驱动电路原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mos驱动电路原理的解答...

壁挂炉维修 2024-09-08 阅读2 评论0

光迅科技主页「光迅科技主页官网」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光迅科技主页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光迅科技主页的解答,让我们一起...

壁挂炉维修 2024-09-08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