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成天道石人(孔子老子天道无为而成自然)「天道无为而无不为」
2024-08-20 15:11:32 空调知识 0
文/读石人 先秦诸子百家在我的阅读世界里,老子不是天下第一,而只能屈居第二。排第一的应该是孔子。这当然只是就我个人最早接触《道德经》和《论语》的次序先后、目前它们对我的影响大小,以及我对这两大家的熟悉程度差异而言。 尽管从先秦典籍中知道有不少关于孔子师从老子的记载,但历代研究者多断言这些记载不足为信。大家都认为老子、孔子分别是儒道两家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儒家积极入世,主张奋发有为。道家超然出世,向往无为而治。深受“一般而论”的影响,从前没有去琢磨孔老之间的关系。 没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孔老之间的关系竟总盘缠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这中间自然有机缘巧合的因素。 早两天读到母校湖南师大蒋军荣教授一篇记述跟妙华法师交往的文章。蒋教授文章中说,在妙华法师看来,儒家引领人做人世间的圣贤,道家引领人做自然中的圣贤,佛家引领人做宇宙中的圣贤。法师自然是强调佛家的非凡,但作为凡人的我,特别在意妙华法师儒、道、释“三家在智慧的顶端是相通的”这个断语,觉得这个说法实在耐人寻味。儒家道家在顶端智慧上果真是相通的?入世与处世,积极与逍遥,有为与不为,又如何相通? 想起了去年黄梓根博士惠赠的专著《老子孔子关系研究》。应该是这本书第一次引发我关注老孔之间的关系。博士在卷帙纷繁的历代典籍和后来出土的文献资料中爬罗剔抉细心梳理这桩学术公案,得出结论:孔子确曾师从老子;老子不但不是子虚乌有的人物,而且不是“一般而论”的普遍“尊称”,老子就是写成《道德经》的那位老聃;儒道两家最先在思想源头上是相通一致的。 前些日子在浏阳文庙触景生情忽发奇思异想,我从《论语》中的某些记载便“推断”孔子是一位标准的保守主义者。事后我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想法。我是著名学者刘军宁的骨灰级铁粉,刘是国内最早介绍西方保守主义哲学的大家。也是缘分,好友亚川兄把我说孔子是保守主义者的那篇随性文字转给刘先生看了,刘先生客套表扬我“水平高”之后随即建议我多谈老子。因书结缘,竟喜出望外又添一足以让我在读石斋里顾盼自雄的镇斋宝物:刘先生签名送我的《天堂茶话》精装本。 刘军宁那才叫天才学者。为了让我们的读者了解什么是保守主义,他竟然别出心裁安排老子孔子师生俩在天堂茶吧一边自在品茗一边自由谈话,就《道德经》所蕴含的玄妙之思从保守主义的视角详加阐发。 谁是中间偏右的保守主义者?把老子和孔子放在一起,我蒙着眼睛也知道,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是,倡导积极入世一心要治国平天下以恢复西周盛世为己任的孔子不是。所以,打开《天堂茶话》时我便感觉如芒刺背,刘军宁这人人品敦厚啊,竟然忍得住不笑话我的无知无畏胡说八道。孔子是保守主义者么? 读到《天堂茶话》下面一节文字时,我才稍感心宽气匀。 孔子:您主张的治理模式与我主张的治理模式真是南辕北辙啊? 老子:……也许,你可以说,这两种治理模式都是以爱民为出发点的。但是,仅看是否爱民的出发点是不够的,还要看如何爱民。爱民就是不扰民,就别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虚张声势、与民争利,或用各种办法折腾老百姓。爱民就没有高高在上的主宰天下之心,就不能特设机构,专门造假,包装政绩……要顺应自然,不要去想歪点子,不跟百姓耍心眼、使权谋……所谓“有为般般假,无为处处真”。 孔子:您的这些话,好似响在我耳边的惊雷
要不是您在前面一再提醒,我差点又从修身养性的角度来理解…… 老子:你说得对。我的确是说给大权在握的人听的。我没有资格去告诉民众如何修为养性。我只有资格对掌权者指手画脚。这是天道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权利。话说回来,虽然我们有许多重大的分歧,但我知道,我们之间还是有许多共识的。通常,我是主张政府无为的,你是最主张政府有为的。但是,你也说过,“无为而成天道也。”“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 有为无为不正是儒道两家反着走的醒目路标吗?原来在智慧的顶端儒道真的是相通的。难怪梓根博士要说儒道两家不只在早期和谐共处,就是在孔子老子以后直至荀子乃至更后一点的时代,彼此都是互相交融互补的。主张积极有为的孔子跟他老师一样也主张无为而治呢,南辕北辙原来是殊途同归哦。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很赞成梓根博士说的“孔子对老子的思想是有所吸收和借鉴的”。 我承认,读《论语》和《道德经》,跟大多数读者一样明显感觉老子的情商和智商要优于孔子。单是表达上,老子说起话来就幽默风趣机警智慧,远非主张讷于言的孔子所能比。我是这样理解梓根博士的意见。老子只说了无为。孔子也赞成无为,但孔子还说清了无为不是绝对无为,还得在无为的前提下有为。或者说,孔子更主张有为,但孔子的有为是以老子的无为为基础的,不是瞎胡闹的乱作为。孔子的主张就是我们今天常常挂在嘴巴上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吗? 把我的文字转给刘军宁先生时,怕大学者慧眼漏识小草,亚川兄特意做了这样一个铺垫:读石人曾经是浏阳一中的语文老师,极得同学们爱戴。 极受同学们爱戴未可当真,很有些自己的个性色彩倒是不假。 讲文言文古诗词,讲古典名著选节,还包括我认为很值得讲的散文名篇、现代诗歌,我都只是带一支粉笔进教室。前不久,一次餐聚,当年的一学生说还记得老师教文天祥的《正气歌》,“那么多典故那么难写难认的字,老师竟然不需要携带任何资料哪怕手掌大的纸片儿就讲得那么清楚”。同桌有人要他试着背一节,快三十年了,他竟然还真能结结巴巴背出好几节来。大家表扬他,他说,当年老师是连诗带序倒背如流啊。我就装谦虚,“那么长还那么好的《正气歌》谁会倒着背啊。 作文怎么写?我自己先写,写好了在报刊上发表,然后就拿着样报去跟学生讲我的构思,我的观点,我的表达。我曾经把在报刊发表的杂文汇集拢来出了本《琢磨事与琢磨人》,几乎都是在学校教书时为学生写的“范文”。学生写的作文就800字挂零,我有时批语足以“等量齐观”,甚或多至作文本身两三倍还不止。 前年出差广州,一位学生来看我时还记起我在他们高考前一堂复习课。我帮他们复习初中时读过的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那首诗。我先问孺子本义是指什么。引出曾受袴下之辱的张良传中的“孺子可教”。再问,鲁迅何以如此狂妄,竟目人民群众为无知小儿。继而讲《左传》中记载的齐景公为逗小儿开心便装牛拿一条绳子咬在嘴里让儿子牵着走一不小心把牙齿折断的典故。懂了这些,我才跟大家一起梳理出结论,鲁迅这两句诗本来是讲对他身边一些文学青年的爱,对那一帮子文学理论论战中以先生敌者的恨,论据是先生一个都不饶恕的立场和唐弢《琐忆》的主题。我说,对阶级敌人的恨对人民群众的爱,那是后来读者对鲁迅那两句诗的“升华式”理解。 好汉不提当年勇。我吹这些牛皮,不是要证明亚川兄“极受学生爱戴”的夸奖,而是想说明我接受保守主义哲学思想的基础。我觉得我在高中教书取的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姿态。 我不喜欢名为规范实为死板的教学流程。我不乐意在学校统一配发的备课本上抄写教参提供的现成知识。我无法做到所有学生的每次作文全批全改详批细改。还有很多规定动作我都做得很欠缺。我在学校教了十二年高中,无数次的教学检查我没受到过一次表扬。 我当然配不上老子的“无为”。在《天堂茶话》里,老子跟孔子说了,有为无为是说给大权在握的人听的。 我后来在行政上工作曾分管联系过教育一块。听说有几所学校对老师考勤搞指模打卡。我就在一次大会上对校长们提到我那堂复习课。有点得意便猖狂的味道。我说,我一堂课的容量质量不是领导靠考勤查教案比备课本谁写得多写得工整能衡量的哦,我的付出只有我自己知道,只有学生能感受到。我说校长在学校里应该是大权在握的人物了。校长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啊。校长功夫应该放在如何调动老师积极性,关心老师的各方面的待遇,关心老师的精神成长、价值实现,鼓励老师创造性地工作。我还说指模打卡式的管理只能把学校管成一潭死水。刻板严苛的管理不能说一无是处,但在我看来,比起我所看重的事情来,这些以驯服听话、中规中矩为旨趣归依的过分努力如论如何都只能算是舍本逐末。 刘军宁先生是以老、孔聊天的方式探讨社会治理这个大题目。学校管理当然还不是社会治理。 最近有几件事情我比较关注,应该是跟社会治理相关。 各级领导都重视水环境的治理极有必要。于是领导都成了负责大小不一长短有异各地河流溪水之长,名为“河长”。主官责任上肩自是好办法,而且“河长制”自古有之。问题的关键是怎如何把责任压实,让河长真正履职尽责。很多地方的做法就是热衷于下载app,定时巡河,GPS定位,每次巡河必须走多少米,按规范格式填写巡河记录,必须即时拍照传回去立此为据。近日我们浏阳也在研究部署推进河长制,浏阳是把每条河流每个流段的问题拿出清单,坚持严实相济,把住问题导向,要求河长们实实在在去解决问题。本是个好事情,都想把事情做好,但确实存在一个有所不为有所为的诀窍。 治理雾霾也是大事。最简单最好下手也最能显现工作魄力之大的就是在自己管辖范围内禁放烟花鞭炮,禁止焚烧稻草秸秆。 爆竹一声除旧岁,千年民俗怎么禁得了呢。有的地方禁放决定一出,民怨沸腾,于是又只得将盖着鲜红大印的庄严文件在万般尴尬中黯然收回。还有一个地方于年三十夜在全城搜查想要拘捕一位实在忍不住放了一小挂喜庆红炮的“违法”青年。结果招来舆论一律:瞎胡闹
稻草秸秆焚烧的影响可能北方比我们南方严重,但近年我们抓这事也特别上心了。突然袭击(也叫不打招呼暗访)就去数各地焚烧稻草的火堆。哪里火堆多了就严厉追责处理哪里的干部。这样一来,各地自然就更上心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干部全力以赴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就花钱雇人去蹲点去巡查去罚款。城边上,居民密集区,焚烧稻草还真是个事。但人烟稀少的大部分农村地区,有几个这样的稻草火堆才有点农村的味道啊。老农对前来阻止他焚烧稻草的干部说,你这伢子不懂事搞不清,你回去问问你父亲你祖父就会晓得我们农村祖祖辈辈就是这样烧过来的啊,你不让我烧,你就告诉我这稻秆怎么处理吧。祖祖辈辈就这样烧,也未必就是正确,但你不让他烧你是得告诉他怎么办啊。这正是我们应该有所为的地方哦。我们的干部一时还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于是就求农民,白天莫烧吧,没人来查的晚上我们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端的是有为般般假,无为处处真。换句话讲,便叫做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孔子说感叹“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循天道行事那是什么境界呀,孔子说那就是最高的境界,就是尧舜的境界。这就是循天道按自然规律行事吗?就是那位妙华法师说的做自然中的圣人吗?难怪妙华法师说儒道两家在顶端智慧上是相通的。 孔子是公认的圣贤。但孔子不只是人世间的圣贤,他还是自然中的圣贤。孔子主张积极入世奋发有为不假,但老人家深谙天道,敬畏天道,遵循天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老人家还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老子强调无为而治时也强调顺应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说话挺有意思,转了几个弯,原来人道即天道,天道就是自然法则。自然法则是宇宙中的最高法则啊。 (这三枚也是我喜欢赏玩的印章。谢谢胡立伟、欧阳昌荣、柳印璜三位先生治印) 说到自然法则,想起了保守主义哲学的奠基之作,柏克的《法国革命论》。柏克在书中有句话实在说得精彩,柏克说,保守主义的政策“乃是深思熟虑的政策;或者不如说是顺其自然的幸福结果——自然乃是不假思索而又超乎思索之上的智慧”。 我们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就是不自然,也就是不合人性,有违天道。眼下,痕迹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层层加码、滥用追责、无端扰民等治理弊端成为众矢之的,我以为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细细思量一番老子孔子两位古圣先贤关于无为有为的那些看似玄妙其实非常浅显的道理。看过一个资料。有些人是心里担忧,还有些人是别有用心,都说有些地方干部不作为,某大领导脱口而出,与其乱作为,还不如不作为。初听,这话很难接受,细想,这正是深得老子孔子之道的哲学思维、政治智慧。 前天,朋友微信发过来一位领导答记者问的经典语录。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 对于这种新业态、新模式,不能简单任性,要么不管,要么管死。所以我们这几年一直采用的是包容审慎的原则。包容就是对新的事物,我们已知远远小于未知,要允许它发展,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所谓审慎监管,就是要划出安全的底线……要给创业者提供一个能够成长的空间,给企业一个发展新动能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的是公平的准入、公正的监管。新事物在市场力量推动过程中,它本身要靠市场,要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政府也要进行公平公正监管。愉快和烦恼总是在成长当中相伴随,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朋友发给我时特意加了一个按语: 这段话就体现了保守主义哲学智慧。其实,何止对于一个新业态新模式?又何止对于经济领域?对社会治理,对各领域等,都应该“包容审慎“。因为我们的“已知远远小于未知“。没有一个哲学的词,但处处透显哲学的理性智慧。 看新闻听这这段连珠妙语时,心里咯噔一下顿觉亮堂。看到朋友这个转发微信时加的按语,我禁不住会心一笑,微信里飘过去五个字:说得太好了
源自:“读石斋主人”微信公众号 [责编:康希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