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双向激光测距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双向激光测距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能否简单介绍以色列的“梅卡瓦”Mk1主战坦克?
梅卡瓦坦克是目前最重视坦克的防护和生存的主战坦克,因为以色列兵源有限。在中东战争以前,以色列原本是向英国购买主战坦克,但是因为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所以交易失败,德国向他提供坦克的计划也停止,美国成为以色列坦克的唯一来源,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以色列决心要自主研发坦克,主要目标就是按照防护,火力和机动性的排列进行研究,所以研究坦克的工作,在美国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以色列的坦克兵的位置普遍在车体后方靠下位置,这是因为以色列兵源并不多,所以必须要保证士兵的存活率,因此附加了这个设计,自称为。“世界上防护性能最好的坦克之一”。
它首次亮相是在黎巴嫩战争中,梅卡瓦1就创下了用小代价换取大成功的事例,击毁了叙利亚使用的苏联T-72坦克,一战扬名。
第一,乘员安全第一。
梅卡瓦1的铸造车体前方装甲有良好的防弹装甲板,它全身百分之七十的重量都用在了保护乘员的装甲上,它有两层装甲,左右不对称,左边略低于右边,一层中空装甲,用来装填稳定性好的柴油,另一层就是正常装甲,它使坦克抵御防破甲弹的能力大大提高;
梅卡瓦的动力舱都是在车体后方,这和其它坦克不同,这也是为了保护乘员安全,梅卡瓦坦克的弹架可以拆掉,腾出更大空间满足需要,比如增加兵员,或者存放急救设备,所以它具有强大的步兵投送和支援能力,而且剔除了乘员舱的易爆物,避免坦克中弹后引起二次爆炸。
第二,系统先进。
MK1采用的火控系统是斗牛士,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的数字是坦克火控系统,火炮配有双向稳定器,车长配备有360度的可旋转瞄准镜,炮长潜望镜和激光测距仪合为一体,夜视设备是微光或者热成像夜视系统,传动装置是阿里逊公司的CD-850-6B型传动装置……反正在美国资金的支持下,梅卡瓦绝对不会差的了。
随后,梅卡瓦2和3型坦克也相继问世,此系列成为当今世界在战场上打仗最多的主战坦克。
(原本要向英国购进的酋长)
以色列的梅卡瓦主战坦克是以色列国防军目前的主要坦克之一,1967年以色列希望从西方国家购买坦克的计划,在阿拉伯国家的施压中破产,最后只得到美国提供的M48,M60和M60A1坦克,如果美国也拒绝向以色列提供坦克,以色列将会面临坦克来源被断绝的危险,为此以色列决定自己生产一种新型主战坦克既后来的梅卡瓦坦克。以色列在研制该坦克时便确定坦克的3大性能次序是防护、火力和机动性。影响以色列坦克设计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还有其兵源有限,所以要求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因此,在设计新型坦克时便把乘员位置放低并尽可能坐在车体后部。1977年以色列对外宣布梅卡瓦坦克正处于研制阶段,准备批量生产40辆。首批生产型梅卡瓦Mk1型坦克于1979年交付以色列陆军,在1982年夏季的黎巴嫩战争中第一次使用,首次驰骋沙场的梅卡瓦即创下以微小的代价击毁叙利亚陆军苏制T-72坦克19辆的骄人战绩,从而一战成名。
第一辆“梅卡瓦”Mk-1型坦克是1979年交付以色列国防军的,大约是在作出生产“梅卡瓦”坦克的决定九年以后。“梅卡瓦”坦克是根据以色列的国情及其国防军在各次装甲战斗中所取得的经验来进行设计的。具体而言就是以军的兵员少,有经经验的坦克乘员更宝贵,因而以色列坦克的基本设计概念就是必须将保护乘员的生命放在首位“梅卡瓦”Mk-1的设计基本概念非常独特,同时也适用于以后各代的“梅卡瓦坦克。根据这个基本概念,坦克的装甲防护和生存能力成为“梅卡瓦”的主要特征其防护采用了全向的间隙防弹装甲,坦克的各个子系统都围绕着乘员舱布置。这样除了利用装甲基本防护单元外,各个子系统在买现其本身功能的基础上都参与了乘员和弹药的保护。
这个设计思想最突出的实例是将动力装置(发动机和传动机构)布置在坦克的前部。除了这个,提高“梅卡瓦”坦克生存能力的其他措施还有:使射击状态下的正面投影地小;从乘员舱内清除了可燃性材料;主炮的弹药都储存在炮塔座圈以下高度并放在车体的后部;弹药存放在特殊的耐热容器内。“梅卡瓦”Mk-1在1982年黎巴嫩的战爭中取得很大成功,它的105毫米主炮击毁了叙利亚的T-72坦克。MK-1的生产持续到1983年,直到以色列国防军装甲部队开始装备“梅卡瓦”MK-2坦克为止。更多内容详见《兵器》杂志2002年第12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存在着一种论调:以色列“梅卡瓦”是世界上最好的坦克。其主要依据是面对城市步兵轻型反坦克武器时,与美国M1坦克相比“梅卡瓦”总能显示出更高的安全性能。
“梅卡瓦”主战坦克是以色列自主生产的主战坦克,从1979年第一台MK1型交付部队,迄今为止已发展到四代,分别为MK1、MK2、MK3、NK4。亲身经历了以色列众多的突发事件,是当今世界上经历实战最多的坦克。
由于吸取了实战经验教训,该坦克的设计以保护为基础,以保护乘员为中心。
这张是MK1、MK2和NK3的侧面图MK1主战坦克
MK2主战坦克MK3主战坦克MK4主战坦克
MK4是着眼于城市作战而装备的坦克,其复合装甲水平一般。但其正、侧面反映装甲厚度是一般坦克的近两倍,防护部分的重量占全车的75%(其它坦克50%左右),所以自重65吨,也是世界上最重的坦克。
MK4采用全新的装甲防护措施,整个外形如飞碟相似,形状扁平,四周带有复合装甲和间隙装甲,正面装甲呈楔形,这种形状有效的减少正、侧面的暴露面积,炮塔顶部采用厚度超过200毫米的瓦块状模块装甲,能够防御反坦克导弹的攻击。
由于发动机前置,后面就腾出了大片空间,可以多带一个基数的弹药,也可以放两个担架。与一般坦克不同的是坦克后面有一个门,可以方便坦克遇袭损坏后从后门撤退。此外炮弹存放也做了保护,在车身后方新增两具旋转式弹匣,每个弹匣可以存放5发炮弹,弹匣与车内隔离开,由计算机负责管理。除四周挂复合装甲外,在驾驶室的内壁也敷设了一层轻型装甲,底盘装甲也进一步加强,可以防止地雷的伤害。
MK4采用德国的MTU833内燃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103千瓦,而且体积变小了。主炮仍沿用120毫米滑膛炮,但后座装置已改为压缩气体作为储能元件,使后座装置直径减少了约100毫米,另外主炮也更换了新的防热护套。辅助武器是数挺7.62毫米的机枪和一门60毫米内置迫击炮。该坦克可以以64公里/小时,最大行程500公里。
由于MK4炮塔的三块板装甲结构,在实战过程中,就暴露了复合装甲研发较弱,其炮塔的复合装甲与英国的乔巴姆装甲、日本的复合陶瓷装甲、美国的贫铀装甲都存在的差距。正面的截面也与其它坦克相差不多。坦克目视镜可以望多远?怎样控制打击精确度?
对于白光的观测器材,没有一个什么能看多远的说法,对于白光器材来说,多远都可以,38万公里那是没问题的。
坦克车长在指挥战斗的时候,最喜欢把头放在炮塔的外边,这样视野要好得多,不过车长还要用一个望远镜,用眼睛看见可疑情况以后,使用望远镜在进行确认。
一开始,坦克炮就用瞄准镜上边的刻度进行测距,不过这种测距的方法对于炮长的要求很高,误差也大。
坦克的观察系统中,象驾驶员和车长使用的潜望镜都是没有放大倍数的,炮长使用的瞄准镜的放大倍数也不是很大,象二战时期的Tzf9b瞄准镜放大倍数只有2.5倍,到了后来的Tzf9c改进成了变倍的,可以手动在2.5倍和5倍之间选择,这两种瞄准镜都是配备在虎式坦克上。
红圈里边的就是光学测距仪,使用这种测距仪炮塔外表就会有两个耳朵👂出来。
M47上边就有这种光学测距仪,红圈里边就是光学测距仪的镜头。
想要使坦克的火炮射击准确,首先要保证测量准确从自身到目标的距离,特别是火炮这种武器,测量距离准确是保证射击准确的前提。为了测距准确,首先是要保证光学器材的优良,镜片上不能有气泡什么的,这一点德国人做的还是不错的。
一开始测量距离,各国的坦克都是用炮长瞄准镜上的刻度来量对面坦克的轮廓,这种办法实际上对于炮长的要求很高,本身那种利用测距曲线来测量距离的办法,误差很大,当然如果炮长的技术纯熟,这个误差就要小的多。
现在的火控系统已经非常完善,能够自动计算各种因素对于炮弹命中率的影响,价钱也是一路飙升,越来越贵了。
控制坦克炮的装置和压制火炮差不多,不过坦克炮通常会有双向稳定器,使炮口能够始终指向目标。
不过,到了二战以后,西方坦克开始把光学测距仪安装到坦克上,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不过这种合成象式测距仪反应时间还是太慢,不能满足坦克战的需要,真正能够满足坦克测距要求的还是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就是使用一束激光进行测距,而且精确度极高,反应时间也足够短,能够满足坦克的要求。
有了准确的距离,想要准确的命中目标,在发射炮弹之前,还要考虑炮弹的温度,风速等因素,而计算这些因素对于炮弹影响的工作就交给火控计算机完成了,这就是坦克的火控系统,在战后的第二代坦克上,火控系统就开始出现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坦克火控系统已经不仅仅是能够指挥火炮准确命中目标,现在已经和坦克的夜视系统整合在了一起,即使在白天,很多情况下,坦克也是开着热成像仪来观察识别远处4000米左右的目标。
不过,通常情况下,坦克的火控系统都是针对2000米的交战距离设计的,太远了用处不大,坦克的观察范围也就周边几千米,这样也就够用了。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坦克驾驶员目视系统都是各种功能综合体。
如俄罗斯的TVK-1 Driver“驾驶员”通用设备。
- periscopic(潜望镜)组合——(日/被动夜),双眼;
- Periscopic高度——215 毫米/夜、160 毫米/白天;
- 视野范围——(夜间)250 米、白天42×9 度;
- 单人昼夜观察;
- 由于没有IR辐射,低IR特征。
怎样控制打击精确度?
1、坦克都有一个陀螺仪用来稳定主炮,能使它有效地瞄准,并在“短暂停”或在移动中射击;
2、炮口制动器能使反冲最小化,消除反冲对炮的准确性和射速的影响。
3、现代坦克炮的精确度通过计算机化的火控系统将这种机械推向极限。火控系统包括多个组件,通常是炮数据计算机,辅助预测(将信息传递给炮的计算系统),以及雷达等等,目的就是协助武器系统迅速定位目标、快速、精确完成一系列发射火力过程。
参考俄罗斯 Vesna-K瞄准系统:
带有红外热像仪和AST-B自动目标跟踪器,可确保远距离目标的全天候接合,并在任何能见度环境中提高精确度。
目标的检测/识别范围——6500/4500 米。
炮手的组合视力引导测距仪Sodema“索德玛”瞄准器:
“索德玛”瞄准具有独立的双平面视场稳定,日间瞄准和热成像通道,内置激光测距仪和导弹控制通道。组合的视线引导测距仪用于观察战场,目标探测和识别,目标测距,铺设制导弹药,在白天或夜晚的任何时间准确射击武器系统,以及能见度不足的情况。
内置的激光测距仪,允许目标测量距离最大误差为5米;
识别范围——最低5500米/白天;
热成像——最低3000米/夜;
可放大倍数——2,5和12;
测距仪测量范围——200 ... 9500米。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坦克是重装甲兵器,拥有厚重的装甲是其最大的特点。坦克作战中为了乘员安全的需要,所有乘员都躲藏在坦克车体内,因此,包括驾驶员、炮长、车长都必须借助潜望镜,瞄准镜,观察镜来对车体外的战场环境进行观察作业。这样一来观察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如把脑袋探出车体观察效果好,但战场环境下,坦克又是冲锋在前的急先锋,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一但受到打击就会使整个坦克的作战受到影响,坦克乘员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经不起折腾。下面兔哥介绍一下坦克各种观察瞄准镜的使用情况;
坦克各种潜望镜,观察镜,瞄准镜的作用;(1)坦克驾驶员有用于车辆驾驶的潜望镜,这是坦克驾驶员驾驶坦克唯一的观察通道,坦克驾驶舱很小,只能坐着往前看,想转身都不方便,在驾驶员前面有一个或是几个潜望镜,通常最多三个。驾驶员潜望镜不具备倍率放大功能,为的是能真实看清道路情况,视场约60°,三个的视场120~180°,不能看全坦克两侧的情况,也没有后视镜,安上一炮就得震碎了,没用。坦克驾驶员有用于夜间驾驶用的夜视镜,如,红外,微光夜视仪等,但分国家,必竟这也是科技实力的展现。驾驶员不需要视场很大,有车长指挥行动,车长可以说是驾驶员的第二只眼睛;下图是坦克驾驶员潜望镜↓
(2)车长周视潜望镜;这是整个坦克上唯一的一个可以对坦克外面进行360°观察的潜望镜,是整个坦克的大脑和眼睛,战场环境下的对外观察,警戒是车长的职责,并下达攻击命令。车长的周视潜望镜车长通过车长观察镜对外观察,通常采用小倍率,大视角,方便对周边环境快速搜索,也有利快速捕捉到目标;目前第三代坦克车长瞄准镜具备微光夜视功能,发达国家通常为车长安装可见光和热成像两套观察装置,称为“双通道昼夜观瞄”装置。同时具备“猎—歼”功能,也就是可以超越炮长对目标打击。车长和炮长实战中采取相互配合的方法,提高对目标的快速发现,快速打击;下图最高处的就是车长观察镜↓
(3)炮长瞄准镜,这是炮长用来瞄准目标的主要工具,炮长瞄准镜通常采用大倍率,小视角,利于精确瞄准射击。炮长瞄准镜同样具备夜视功能,现在三代坦克炮长瞄准镜和车长全景观察镜都具备“猎—歼”功能。车长可以将搜索到的目标提供给炮长,由炮长瞄准目标进行打击;下图炮长瞄准镜图片↓
坦克炮长如何瞄准目标精准打击;炮长利用炮长瞄准镜瞄准目标,炮长瞄准镜有倍率放大功能,采用潜望镜式,这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布置方式,使炮长更安全。我们知道坦克行驶中会上下颠簸,要想实现对目标的打击,仿佛就是骑马射箭,很难控制。因此,现代坦克的火炮多采用双向复合稳定,使火炮的炮口指向始终处于一个稳定的平面上,独立于车体的摇摆不定之外。现在先进坦克的炮长的瞄准镜采用了稳像式的结构,是目前最先进的。通常有两种成像模式,即上反式和下反式。外面景像通过上反射镜和下反射镜两次改变传播方向,因此,只要对其中的一个反射光源进行稳定,让其不受车体颠簸的影响就能实现目标稳像作用。稳像式火控系统具备瞄准线独立稳定,和火炮伺服机构相连,火炮通过伺服机构跟随瞄准线运动,因而从瞄准镜里看到的目标是固定不动的。火炮的伺服机构和稳像式瞄准镜的控制由陀螺仪控制。这样任由坦克颠簸其瞄准线和火炮始终处于一个水平稳定状态,对目标进行精准的打击。当然,有一个限度,就是不能超过坦克的火炮仰俯角的活动范围,否则就不灵了。同时对车体的左右倾斜角度也不能超过火炮稳定的限制;下图车长观察镜↓
以上就是坦克的各种潜望镜的使用功能和对目标精准打击的操控方法。只是简单的阐述难免有所遗漏,还望指正。欢迎你的关注,兔哥将为你分享有趣的军事文章。图片来源网络,一并谢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双向激光测距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双向激光测距仪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