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单片机电流一般多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单片机电流一般多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般单片机多少毫安?
不带负载时,一般十毫安左右,与工作频率有关,工作频率高时,耗电会增加不少,另外外设比较多的单片机耗电肯定多一些,如STM32F103单片机虽然号称功耗低,但工作电流达二十多毫安为了节省功耗,单片机可以工作在睡眠模式还关闭某些不用的外设
51单片机能提供多大的电压电流?
答:51单片机输出低电平驱动能力很强,至少可达20mA~50mA。高电平驱动能力很弱,电流在5mA以下。带动4~8个TTL负载是指一个输出类的IO口可与4~8个TTL的输入引脚相连。主要是受高电平驱动能力限制。4V以上高电平,1V以下低电平比较可靠。实际基本上以2.5V为阀值。
单片机有几个引脚?
40个引脚按引脚功能大致可分为4个种类:电源、时钟、控制和I/O引脚。
⒈ 电源:
⑴ VCC - 芯片电源,接+5V;
⑵ VSS - 接地端;
注:用万用表测试单片机引脚电流一般为0v或者5v,这是标准的TTL电平,但有时候在单片机程序正在工作时候测试结果并不是这个值而是介于0v-5v之间,其实这之是万用表反映没这么快而已,在某一个瞬间单片机引脚电流还是保持在0v或者5v的。
⒉ 时钟:XTAL1、XTAL2 - 晶体振荡电路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
⒊ 控制线:控制线共有4根,
⑴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片内EPROM编程脉冲
① ALE功能:用来锁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② PROG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此引脚输入编程脉冲。
⑵ PSEN:外ROM读选通信号。
⑶ RST/VPD:复位/备用电源。
① RST(Reset)功能:复位信号输入端。
② VPD功能:在Vcc掉电情况下,接备用电源。
⑷ EA/Vpp:内外ROM选择/片内EPROM编程电源。
① EA功能:内外ROM选择端。
② Vpp功能:片内有EPROM的芯片,在EPROM编程期间,施加编程电源Vpp。
⒋ I/O线
80C51共有4个8位并行I/O端口:P0、P1、P2、P3口,共32个引脚。
P3口还具有第二功能,用于特殊信号输入输出和控制信号(属控制总线)。
单片机上拉电阻应该选多大?
上拉电阻是为了弥补单片机lo口只有低电平输出和高阻态的问题的,以89c52为例,只有p0口没有将上拉电阻封装到芯片里,需要我们自己根据需求加装。
IO口有了上拉电阻后 在单片机不输出低电平时(高阻态时)上拉电阻不会消耗电压,故而lo口的电平就是上拉电阻另一端的电压值(vcc),而当IO口输出低电平时,上拉电阻会消耗掉vcc的电压值。
这样的话,当IO口输出高电平时,实际上用电器是与上拉电阻串联,如果电流过大的话。会造成上拉电阻过度消耗电压值,所以高电平输出电流过大时,上拉电阻不能过大。
当输出低电平时,用电器与上拉电阻是并联关系,上拉电阻会消耗整个vcc的电压值,如果上拉电阻过小的话,电阻会烧毁,而且还会分掉一部分电流,导致低电平驱动能力降低。一般不小于500欧姆。
所以,如果考虑高电平驱动能力强一点的话,上拉电阻就尽量小一点,但是不能太小,一般最小为500欧姆。如果考虑低电平驱动能力强一点的话,上拉电阻就尽量大一点,一般1k到10k。如果不考虑高电平驱动的话,那上拉电阻也没有必要加。
你说的应该是PORT的上拉电阻吧。一般PORT口分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其作用是作为输入使用时,给输入信号一个固定状态,比如,只有上拉电阻起作用,则输入为高;只有下拉起作用,则输入为低;上下拉电阻同时起作用,则输入会是高低之间的一个电位。我现在设计的上下拉电阻都是按照规格定的,一般在一百K量级,我对上下拉电阻的理解首先是其大小关系到芯片的功耗,比如单个PORT口同时上下拉起作用时,上下拉电阻这一路会一直消耗功耗,其次还有电阻的面积的影响,到是一般这个电阻都是用MOS做的,面积也不会很大,还有就是制定规格时的考虑,比如上下拉能力的大小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单片机电流一般多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单片机电流一般多大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