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全境及爱尔兰自驾全攻略(58)——天堂图书馆“生活里有两个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了。” ——奥斯卡·王尔德毒舌王尔德的出生地都柏林是个小众旅行地,街上几乎看不到华人的面孔,从昨晚到达时的所遇到今早所看到的城市风光也颇让我有些失望,以至于我都有点后悔把旅程宝贵的时间分给了这里,但接下来的一所200多年前的老图书馆却彻彻底底把我震撼了,即便过去多年,它仍是我脑海中最美妙、最深刻的记忆之一。这座让我念念不忘的老图书馆坐落在爱尔兰最古老、也是爱尔兰排名第一的大学——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中,基督的世界总少不了“圣三一”,与它一海之隔的英国剑桥、牛津大学里也分别有一所学院叫“圣三一”,而事实上,在1592年爱尔兰还属于英国时,都柏林的这所圣三一就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下令为“教化蛮族”而参照牛津、剑桥大学模式兴建的,所以踏入校园的一刻,我总觉得它与剑桥的风格有些像,只是它并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发展成剑桥、牛津那样多学院绽放的盛况,而只有这么一所学院。虽然比不过牛津和剑桥,都柏林的圣三一也是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学,不仅是英语世界七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更孕育了一批享誉世界的人才:19世纪最富盛名的诗人、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Oscra Wilde);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欧内斯特·沃尔顿(E.T.S. Walton);建立了著名“哈密顿原理”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威廉·罗文·哈密顿(William Rowan Hmailton);《等待戈多》的作者、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塞缪尔·贝克特(Samuel Beckett),以及爱尔兰前总统、也是爱尔兰史上第一位女总统玛丽·鲁滨逊(Mary Robinson)等等。迄今为止,这里走出过4位诺贝尔奖得主,数量听着好像不多,但要知道,爱尔兰的总人口还不到500万,这个比例着实不算低。对了,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太太希拉里也都荣获了圣三一的名誉博士学位,不过他们都没来学校上过课,我猜给拜登是因为他是爱尔兰裔吧,不过圣三一倒是很低调,从没以此宣传过自己。我们误打误撞地从后门进入了学院,不同时期的建筑在青青的草坪边自成方阵,平整的青草地上没有一个人,我猜想这应该和剑桥、牛津一样,学校里的草坪是不能随意踩踏的,只有知名学者才可以,大概算是对知识所赋予的一种特权吧。沿着幽静的小路前行,我们几乎没碰到一个人,《福布斯》杂志曾把这里评为“世界最漂亮的校园之一”,走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应该是世界上最安静的校园之一,不过这个评断为时过早,因为学校前半部分的人流量和这后半部分简直是天壤之别。很幸运我们从后门进入,否则可能看不到这座有着17世纪味道的漂亮建筑(museum building),更感受不到这里的静谧。坐在museum building前的木椅上,遥想着当年17岁就拿到奖学金的王尔德在这里上学时会是怎样的情景,那时候意气风发的他一定还感悟不到“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突然发现椅背上刻着学院中一位教员说的话,“That one small head could carry all she knew(一个小小的脑袋可以承载她所知道的一切)”。再往前走是伯克利图书馆(The Berkeley Library),看着门前现代艺术的雕塑造型就知道这里一定还不是我们要找的老图书馆,不过这座新图书馆的名字也大有来头,源于毕业于这里的一位牛人——十八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乔治·伯克利(George Berkeley),他开创了主观唯心主义,是近代经验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伯克利是典型的“比你聪明,还比你还努力”的人,15岁考进了这里,19岁拿到学士学位,22岁拿到硕士学位,然后在24岁、25岁、28岁时就分别发表了他的三部代表作《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和《海拉斯和斐洛诺斯的对话三篇》。美国加州大学为纪念他,把创始校区定名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耶鲁大学的伯克利学院(Berkeley College)也是以他命名的。再往前,人流明显大了许多,而且大多数都不是学生模样,这说明我们要找的老图书馆到了。这座外表看起来很平常的建筑里是和大英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并称“欧洲三大图书馆”的爱尔兰最老图书馆(Old Library),同时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研究类图书馆,它不仅拥有爱尔兰最多的手稿和印刷书籍,还藏有爱尔兰的国宝——《凯尔经》(Book of Kells)。很少听说一个国家的国宝是本书,即便这本书是在1000年前完成的,起先我猜是因为它是本福音书,可能和当地信仰有关,在参观了之后我才明白,这部9世纪的手抄本到底有多惊艳。因为一开始对《凯尔经》有着错误的想象,在排完长长的队伍买完票后,我们便先迫不及待地直奔了二楼的长屋(The Long Room),因为这里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魔法学院图书馆拍摄的地方,而《星球大战》因未能取得馆内拍摄权,只好以此为原型,用电脑建模才展现出了绝地武士档案馆的场景。不得不承认跟着巨大的人流缓慢步入长屋的一刻,我就瞬间被那朴素又魔幻的气质征服了。几人高的两层中空挑高长厅两侧是整整齐齐的深棕色通顶橡木书架,一本本古老的书籍散发着悠远沧桑的味道静静地竖在书架上,一排排地延展到了65米外。长长的拱形屋顶上没有任何精致复杂的雕饰,整个屋子里也没有一处华丽奇异的造型,更没有绚丽的色彩和渲染气氛的灯光,可它就像一个舒缓又激荡的梦境,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说,“如果这个世上真的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想这里,无疑就是天堂的模样了。与那些只为拍照晒圈的网红图书馆不同,这里的书架虽多虽高,但每一本书都可以轻易找到、拿到,书籍不仅按内容类别分区域,还以字母为索引从下而上标注在书架排头,每排书架前都有一步可滑动的木梯,最上层的书也都不会是摆设。很多书中还夹着纸条,或许是借阅的人还没有读完吧,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这座图书馆并不仅仅有个震撼人心的外表,两百多年里,它始终在为学院的每一名师生服务着。始建于1712年的老图书馆是如今圣三一学院中幸存的最古老的建筑,不过那时的图书馆只有下面这一层,而且是平顶,18世纪50年代书架上的书实在塞不下了,于是加盖了拱形的二层,才有了今天这座世界上最大单体图书馆的样子。馆中收藏着20万册爱尔兰及英国最古老的书籍,但其实老图书馆的藏书远不止这些,因为它是爱尔兰及英国法定存放图书馆之一,从1801年起,它就享有了免费获得英国和爱尔兰所有出版物的权利(大英图书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和威尔士国家图书馆也有这些权力),所以图书馆的藏书超过了300万册并仍在高速增长着,因为书太多,只好分别放置在了学校的八栋建筑中,而最古老的都在这里。长厅两侧还陈列着14尊欧洲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以及为圣三一做出过巨大贡献之人的半身雕像,包括古希腊三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以及学院的著名校友、以《格列佛游记》和《一只桶的故事》等作品闻名于世的爱尔兰作家、讽刺文学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不过作为游客,虽然花钱买了票,也是不能进入到书架前随便翻阅的,大概为了弥补这种遗憾,学校在长厅中央的玻璃柜中展示了一些打开的古书。不知道哪位调皮的学生给这本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父宙斯上了颜色。图书馆里还展示着一把15世纪由橡木、柳木和黄铜琴弦制成的竖琴,它也是爱尔兰现存最古老的竖琴。竖琴在爱尔兰不光是一部乐器,更是这个民族的象征,爱尔兰的国徽和曾经的爱尔兰币上都是竖琴图案。上一篇我们就说过爱尔兰在被英国占领前还被维京人入侵过,那时候爱尔兰岛上有很多个王国,也包括了维京人在如今都柏林土地上建立的都柏林王国,各国为了争夺领土和权力相互交战。公元8世纪,芒斯特的国王布里安·博茹(Brian Boru,941-1014)因非凡的政治和军事能力不断征服其它王国,夺得了爱尔兰至高王(High King)的称号。1014年4月23日,布里安迎来了与都柏林国王——爱尔兰岛上最厉害的维京人“丝绸胡子”西格崔格(Sigtrygg Silkbeard)的一场恶战——克朗塔夫之战(Cath Chluain Tarbh),双方都集结了许多盟军,战斗从日出打到日落,最终布里安获赢,但代价也很惨重,他本人、他的儿子、孙子都命殒疆场,当然他的劲敌西格崔格也死了。虽然布里安家族自此衰落,爱尔兰各国又陷入混战,但克朗塔夫之战标志着外侵者被赶出爱尔兰,布里安无疑是爱尔兰的民族英雄。而这位英雄小时候在修道院学习过竖琴,为了纪念他,竖琴便成了爱尔兰的象征。午间的阳光从窗口斜斜地照射进来,让这深暗的长屋明亮的许多,满是岁月痕迹却又被打理得干净整洁的古书像是享受着这份温暖,安静地反射出淡金色的光芒。重新回到一层去看爱尔兰的国宝《凯尔经》,不过这部书居然不让拍照,展柜里也只能看到翻开的那两页,不过据说各国政要和知名人物来看也一样,可以照人、照展厅,但就是不能拍这本书上的内容。好在展馆里的墙上都是放大后的书页展示,原来这部9世纪的拉丁文手抄本之所以能成为国宝不光因为它年代早,更不光因为它是福音书,而是因为在那么早的时候,书中的绘画和对西方书法的表现有着完全与众不同的精美表达,枯燥的字母被绘制成了五彩图案,而且即便过去了千年,这些颜色依旧清晰鲜艳。之所以千年不褪色,是因为当时作者用的是天然矿石和植物磨碎后调制的颜料,其实我们藏族文化的唐卡也是用的这个方法。不过《凯尔经》不是纯粹的绘画,而是一部带插画的书,所以它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花体拉丁字母结合了不同动物的形状、图案,让整部书都生动了起来,奢华和复杂度远超其它书。从老图书馆里出来,排队买票的游客比我们进时还要多,这里的华人学生说,都柏林的圣三一就是爱尔兰的厦大(厦门大学),游客恨不得比学生多。沿着青石板路往学校前门的方向走,穿过斑驳的钟楼回望,老图书馆的对面是漂亮的新哥特式毕业生纪念楼。钟楼的左右各有一座雕像,靠纪念楼一侧的是曾任圣三一院长的乔治·萨蒙(George Salmon)。靠近图书馆一侧翘着二郎腿的这位是毕业于这里的著名历史学家莱基(William Edward Hartpole Lecky)。钟楼的对面是个由三栋建筑围成的小广场,但它的名字可不小,叫“国会广场”,因为曾经它的西面真的是国会大厦,只是后来被英国废除了,改成了爱尔兰银行,独立后的爱尔兰也没再将国会放在那里。“国会广场”南北两侧的建筑长得几乎一样,南侧是考试大厅和西剧院,北侧是礼拜堂,而西侧是学生的宿舍和学院的旅馆,同时也是学校正门的出入口。一群刚进来的女生学穿着苏格兰的方格裙,发色和肤色各异的她们脸上挂满了好奇,不知在这座古老学府中的熏陶下,多年后的她们会不会成为女总统、女首相或是女科学家、女文豪呢?小贴士:圣三一学院门票:学校免费,老图书馆10镑(据说现在涨到14镑了)老图书馆开放时间:周一-周六9:30-17:00,周日(5月至9月)9:30-16:30,周日(10月至次年5月) 12:00-16:30;周日(6月-9月) 9:30-16:30下一站我们去诞生U2的圣殿酒吧区。不想跟团
也不想穷游
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