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雷达信号模拟器软件ui界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雷达信号模拟器软件ui界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双座战斗机有什么优势?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了,是必然趋势吗?
双座型战斗机越来越少?这应该指的是F-22、F-35、歼20这些四代机没有双座型。
此前的各种三代机,包括三代半的“台风”、“阵风”和“鹰狮”全都有双座型号。苏-35虽然暂时没有双座型,但它不过是苏-27的一个发展型,而且俄罗斯也有研发双座型苏-35的计划。
由此可见,双座型号越来越少仅仅是四代战机或者说隐身战机的一个特别现象。这个可能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四代战机的机载电脑和传感器更加强大,能够让单个驾驶员掌控更复杂的战场态势,并进行更复杂的操作。不过个人认为,这个原因并不重要。
第二,可能才是关键原因。那就是四代机太贵了,尤其是开发费用贵,而且装备数量少,不值得再多花钱开发一款双座型。此外,四代机每一架都很宝贵,也不值得用于教练用途。所以,四代机的训练任务往往交给三代机或新一代高级教练机。
不过,四代机不研发双座型,未必是长远现象,也许很快就会被打破。双座型战斗机的作用主要是多用途作战,而且在未来,多用途作战不仅仅是空战+对地攻击的意思,也可能包含更广泛的概念。
现阶段,“忠诚僚机”概念已经开始出现。四代隐身战机在未来将成为指挥无人战机的核心,因此单座战机很难在执行空战任务时再负担无人机的指挥,这就给双座战机提供了研发的需要。(陶慕剑)
现在是智能化时代了嘛,机载系统越来越先进,战机操控也越来越“傻瓜”,空战距离亦越拉越远,一个人能干完的事儿,也就不需要费两个人的劲了。
历史上别说双座战机,连三座、四座都出现过,原因很简单——劳动力紧缺,作战环境制约,必须得分工合作。
比如伊尔-2攻击机,众所周知它的后座机枪手一星期换八个算平均值,实际上早期的伊尔-2没有后座机枪,这个位置是临时加上去的。因为速度缓慢,伊尔-2经常被德机围追堵截的咬尾狂殴,这让单座机型损失惨重,在飞行员的一致疾呼下才进行了后座改造。
双座型伊尔-2这才发挥出强大的战力,后座机枪有效的遏制了德机以前那种不慌不忙捏着屁股追打的局面,甚至还建立了不少反杀战绩,让战机生存率飙升了一大截。
二战时这种职能分工的双座\三座设计相当多,除了机枪手,后座往往还是无线电员、雷达导航员、投弹手等职务,或者干脆身兼数职,把这些职务全兼了。
比如德国人的He-219夜间战机,它就有双座、三座、四座等多重设计,为了照顾电子系统和操控机载火力,He-219不得不多搭载点成员。
美军的TBD鱼雷机、日军的九七舰攻等等也都是3座机型,以提供更多的人手完成作战,谁叫那会儿发电报都算大工作呢。
二战结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空战模式的改变,像后座机枪手、无线电通讯员这类职能渐渐都消失了,但双座机仍然存在。
比如F-15战机,它曾是美军最著名的空优战机,技术性能先进,所以F15的A\C\J\F型都是单座,但因为存在着教练和对地攻击需求,B\D\E\DJ\E\SE都是双座。
其中F-15B是F-15A的教练型;F-15J是A型的日本版,DJ是J型的教练型,D是F-15C的教练型;E是对地版,F则是E型的单座版;SE也是多用途攻击机。
也就是说,F-15的常态其实就是单座,双座要么是给多用途对地攻击设计的,要么是给专用的教练型设计的,后来的F22也体现了这一点,现代单纯的空优战机根本不需要双座,先进的电子系统已经能满足需求了,甚至F35这种多功能战机也取消了双座,它们的电子系统更加先进。
不过,美军自己也承认了,也许未来的某一天F35会出现双座版本,这需要未来战争中“F35成为操控AI的电子战平台”,靠单人很难完成信息指令工作。
要知道,美军的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在驾驶舱内可是提供了4个座位,电子战有时候类似黑客攻击,多几个“机位”等于增添了战斗力。除飞行员外,其余1人任导航员和投弹手,1人负责通信导航、雷达干扰箔条作战、电子干扰,1人负责操作AN/ALQ-99战术干扰系统,分工非常明晰。
实际上现在的双座机型并不少,它们的曝光率有时候还挺高的,大部分战斗机都必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双座机型,它们负担着教练任务,确保快速提升战斗力,是一种高效的作战培训方式,打起仗来与单座机型差异也不大。
在对地、对海方面,因为存在繁琐细致的地形比对工作和火力配置工作,即便以现代的科技,让飞行员1人去操作的话也会手忙脚乱,所以双座机型仍然是当前装备主流,我们不能说双座—单座的变化是“必然趋势”。
关于战机座数的未来发展现在也在争论中,一般认为战争模式没有太大变化的话,现有的单\双座比例将维持很长时间。反对者则认为空战必然进入无人化的AI时代,有人战机会由目前的“作战武器”转变为“控制终端”,如此别说单双座了,要么战机全变成无人机,要么变成多人操作的电子战机、预警机。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有双座战斗机,当时代进入到喷气式战斗机时,战斗机单架造价可谓是水涨船高,所以各个飞机大国都开始有点玩不起一机专用了,说白了就是空战的只能空战,对地的只能对地。所以飞机场上门都希望研发一种既能空战又能对地的多用途战机,所以很多第三代战斗机基本上都是多用途战斗机。
可是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因为导弹和航电系统的来临,单靠一名飞行员来操纵飞机则变得越来越吃力,毕竟又要控制飞行、又要盯着雷达、又要操控武器,一心多用必定会顾此失彼,所以慢慢的就衍生出了双座战机,前面的飞行员负责驾驶飞机,后面的飞行员负责操纵武器系统。
可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之前很复杂的仪器渐渐被精密航电器材所取代,甚至飞机上还装上了许多先进电脑,这样一来自动化水平可谓是越来越高,所以慢慢的作为后面的武器控制员的存在感则是越来越低,而随着第五代隐身战机的来临,为了尽可能的减小机舱尺寸,干脆就彻底取消了双座设计,该用单座设计。
还有一点颇为重要,那就是目前第五代战机的首要作战任务依旧是夺取制空权,也就是专心打好空战即可,还没有要求顶尖战机去执行很多的对地攻击任务。可随着未来第五代战机逐渐取代老旧的第三代战机,拥有双座设计的隐身战机同样会再次复活。
因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一个飞行员可以胜任多种复杂的任务能力越来越强。
双座战斗机最大作用就是,可以一个专注于开飞机,另一个去做其他活,从而分摊飞行员工作压力,提升作战效率,比如坦克都还要三个乘员呢。而双座战斗机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在于,计算机辅助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一个飞行员可以胜任的作战任务能力越来越强,这是个必然趋势。
比如一个冷知识,二战时期飞行员进行空战前,还要自己手动去调整修正机炮瞄准具,战斗空域的高度、湿度和温度不同,都会造成弹道误差。现在谁还管这些,从七十年代开始计算机自动给出弹着点轨迹线,飞行员只需要轨迹线与目标重合时按下开炮按钮就可以了。到了现在不仅各种电子设备开始更加简单化智能化,人工智能辅助技术都已经开始在苏-57和F-35上运用。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话,等于有好几个人帮你处理,甚至战机驾驶和操作都可以让人工智能帮你,自然对于飞行员要求越来越少。
从二战后双座战斗机发展来看,双座型战斗机另一个乘员主要功能职责有教练员、对地攻击武器操作员、雷达操作员、电子战操作员这几种。目前来看雷达操作员这一岗位设定已经被取消,教练员的岗位正在被取消。
教练员,一系列战斗教练机型。在F-22之前,绝大多数单座战斗机都有其双座战斗教练型的,这种机型跟单座型飞行性能相近。菜鸟飞行员从航校毕业后,分配到部队,在老鸟带领下驾驶该部队装备机型的战斗教练型,熟悉和适应该机型后,再被允许放单飞。从F-22开始,美国取消了这一机型设定,F-22和F-35都只有单座型号。一是为了省钱,双座战斗教练型跟单座型价格差不多,还要多开条生产线,二是虚拟现实技术发展,模拟器功能越来越强大,认为通过模拟器可以满足飞行员的机型适应需求。
雷达操作员,F-14和米格-31。F-14和米格-31的后座飞行员就是雷达和武器管制员的角色,其主要操作远程雷达和使用远程空空导弹,进行更好的远距离拦截。他们在其所处的年代都拥有超同级别的远程高性能雷达系统,但当时计算机自动化水平低,这些雷达操作比较麻烦,飞行员难以进行有效的操作和引导,所以设置了这一岗位。随着雷达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的发展,高性能雷达操作简便程度大大降低,飞行员可以通过傻瓜式操作就可以进行驾驭。因而这一岗位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实际上美国90年代初的F-14D“炸弹猫”,后座雷达管制员实质上已经变成对地武器操作员。对地武器操作员,F-15E、苏-30和歼-15等战斗轰炸机。因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很多时候需要低空甚至超低空飞行去突破敌方防御系统,这种情况下,飞行员压力很大,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度,所以需要一个副手去帮忙操作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同时后座操作员可以更好的操作观瞄设备,去侦察目标,判断目标真伪,并且评估打击效果,还可以操作电视制导武器这种需要高度人为干预,但抗干扰能力极强的武器。双座战斗轰炸机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的打击效率要远远强于单座多用途战斗机,所以这一岗位短时间内也很难被取消。电子战管理员,EA-18G。主要负责操作各种电子战设备,对敌方雷达、通讯等电子系统进行干扰。这一岗位更难以被取消,原因很简单,难道你要让飞行员在学会开飞机之余,再去大学进修无线电相关知识,顺便考一本电气工程师的执照?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雷达信号模拟器软件ui界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雷达信号模拟器软件ui界面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