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电技巧 »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解」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解」

admin 2024-10-01 05:26:59 家电技巧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双向晶闸管的原理是什么?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

双向晶闸管就是就是双向可控硅,晶闸管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有时候又叫做可控硅整流器。理解双向晶闸管之前首先了解一下单向晶闸管,它是一种大功率的半导体开关器件,它们都有三个电极,即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

单向晶闸管可以看成由三个PN组成,构成一个PNP三极管以及一个NPN三极管,如下图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

因此晶闸管导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晶闸管阳极与阴极间接正向电压;

2、控制极与阴极之间也接正向电压。

双向晶闸管可以看成是两个单向晶闸管反向并联组合而成,双向晶闸管与单向不同的是它的触发控制特性,只要在它的控制极G上加上一个触发信号,不管这个信号是正的还负的都可以导通,因此双向晶闸管的电极中没有阳极、阴极之分,我们一般称这个电极为T1电极以及T2电极,在P型半导体上的电极是T1电极,在N型半导体上的电极是T2电极。

晶闸管一般用于交流信号控制,像电机控制、调光电路等。

双向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双向晶闸管由NPNPN五层器件组成,三个电极分别是T1、T2、G,俗称双向三端晶闸管,英文名(TRLAC)。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




常用的日产小功率的双向晶闸管如上图所示。

世界各国对双向晶闸管有不同的命名。

英文的双向为:Bidirectional(取第一个字母)

英文的控制为:Controlled(取第一个字母)

英文的整流器为:Rectifier(取第一个字母)

再由这三组英文名词的首个字母组合而成“BCR”中文译意:双向晶闸管。以“BCR”来命名双向晶闸管的典型厂家如日本三菱,如:BCR1AM-12、BCR8KM、BCR08AM等等。 双向晶闸管的结构与符号如下图所示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


从上图可以认为,双向晶闸管是两只单向晶闸管,反向并联连联的普通晶闸管的组合。

而它的工作原理与普通单向晶闸管一样。 双向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是;见下图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


为了分析晶闸管的工作原理,我们把它看成如上图所示。它由二只三极管组成的。这二只三极管一只是PNP型管,另一只是NPN型管,中间的NP是二只三极管的公共端。

当接入主电源Eo以后,也就是说晶闸管的T1加上正向电压后,二只晶体管BG1和BG2都承受正向电压,处于放大状态(β1、β2分别为BG1和BG2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若在控制极G与T1间再加上一个正向触发信号(控制电压),则对晶体管BG1来说,在它的基极与发射极回路中有一个控制电流丨g流过,也就是BG2管的基极电流丨b1(丨b1=丨g)经过放大后,在BG1管的集电极上就会产生一个比|b1大β1倍的电流β1|b2流过。因此电流β1|b1恰是晶体管BG2的基极电流lb2(lb2=β1lb1=β1|g)。于是对于晶体管BG2来说,由于基极Ib2的存在,在集电极上也会产生了一个出lb2大β2倍电流β2lb2流过,即β2×β1lb1。这个电流又被流入晶体管BG2 的基极,再一次得到放大,就这样依次循环下去,直到全部导通。这个过程是在极短的时间约几个us内发生的。

所以当晶闸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一有输入控制信号,晶闸管便立刻导通。它一经导通后,由于BG1的基极上总是流过比控制电流|g大得多的电流,即使控制G电压消失,晶闸管仍能继续处于导通状态。

由于双向晶闸管为二个单向晶闸管反相并接,故T2与G同样具有T1与G的控制效果。

晶闸管的伏安特性见下图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


由于双向晶闸管有两个阳主电极T1和T2, 一个门极G, 门极使器件在主电极的正反两个方向均可触发导通,所以双向晶闸管在第1和第3象限有对称的伏安特性。

双向晶闸管的门极加正、负触发脉冲都能使晶闸管触发导通,因此双向晶闸管正是由于正、反向特性曲线具有对称性,所以它可在任何一个方向导通。

双向晶闸管在正常使用时,需定量掌握其主要参数。晶闸管的技术参数多达40余项,不同类型的晶闸管会具有其自身特殊的参数要求。对于大家常用的双向晶闸管,只需要掌握几下几个主要参数就可以了。 ①通态平均电流丨T(Av)

②反向反复峰值电压VRRM

③断态重复峰值电流丨DRM

④通态峰值电压VTM

⑤门极触发发电流丨GT

⑥门极触发电压ⅤGT。

双向晶闸管广泛应用于交流开关、交流调压、交流电机线性调速、灯具线性调光、交流固态继电器等场合。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知足常乐2018.3.19于上海

先看一下双向晶闸管吧!下图为常见的双向晶闸管及引脚排列图。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

符号

文字符号:双向晶闸管的文字符号为VS,也有用T...等。图形符号如下图中(a),PN结构图如下图中(b),等效电路如图(c)。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

工作原理

1.极性的确定

因为双向晶闸管是双向导通的,所以理论上来说,应该不存在极性问题,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双向晶闸管有T1,T2之分,当G极和T2相对于T1来说电压为正时,电流从T2流向T1,当G极和T2相对于T1来说电压为负时,电流从T1流向T2,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分极性的。

2.触发与导通状态

只要门极加上正向或者负的触发电压,都能使双向晶闸管工作在双向导通状态。(要配合两端电压)

3.工作的流程

当门极G和T2相对于T1的电压为正或者门极G和T1相对与T2的电压为负,晶闸管从T2向T1导通。

当门极G和T1相对于T2的电压为正或者门极G和T2相对与T1的电压为负,晶闸管从T1向T2导通。

所以无论双向晶闸管两端的电压极性如何,只要门极有足够的触发电流。双向晶闸管都会导通,只是电流的方向不同罢了。

4.关断条件

这也是双向晶闸管特殊的地方,双向晶闸管一旦导通,即使门极失去触发信号,也能维持导通,只有当流过双向晶闸管的电流减小到一定值,双向晶闸管才能关断,如要再次导通,必须满足导通条件。这也是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根据这个特点有些典型的应用。双向晶闸管的调光电路。

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

仅个人观点,欢迎指正,讨论。

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的测方法?

用万用表即可判断双向可控硅的好坏,但具体参数测不出来。 用万用表测量的方法如下:

1、T2极的确定:用万用表R1档或R100档,分别测量各管脚的反向电阻,其中若测得两管脚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约100欧姆左右),即为T1和G极,而剩下的一脚为T2极。

2、T1和G极的区分:将这两极其中任意一极假设为T1极而另一极假设为G极,万用表设置为R1档,用两表笔(不分正负极)分别接触已确定的T2极和假设的T1极,并将接触T1的表笔同时接触假设的G极,在保证不断开假设的T1极的情况下,断开假设的G极,万用表仍显示导通状态。

3、将表笔对换,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如果万用表仍然显示同样的结果,那么所假设的T1极和G极是正确的。如果在保证不断开假设的T1极的情况下,断开假设的G极,万用表显示断开状态,说明假设的T1和G极相反了,从新假设再进行测量,结果一定正确。 如果测量不出上述结果,说明该双向可控硅是坏的。这种方法虽然不能测出具体参数,但判断是否可用还是可行的。

单相与双向可控硅的区别?

1.导通方向不同:单向可控硅只能在一个方向(即从阳极到阴极)导通,而双向可控硅可以在两个方向导通。

2.用途不同:单向可控硅主要用于直流电压控制,如瞬时电流保护和直流调速等;双向可控硅则广泛应用于交流电源的控制,如变频器、直流充电器等。

3.管脚数目不同:单向可控硅只有三个管脚,即阳极、阴极和闸极;而双向可控硅有四个管脚,即两个阳极、一个阴极和一个闸极。

4.特性曲线不同:单向可控硅特性曲线是一条斜坡形状的线,而双向可控硅特性曲线是一个类似于“S”字形状的曲线。

单相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可控硅器件,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导通方式和应用场景。
1. 导通方式:
- 单相可控硅:单相可控硅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导通电流,即只能从正向电压到负向电压导通。当控制电压超过一定阈值时,单相可控硅会导通电流,并保持导通状态,直到电流下降到可控范围之下或控制信号消失。
- 双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导通电流,即可以同时从正向电压和负向电压导通。它具有两个控制端,可以通过分别控制两个控制端的信号来实现正向和反向导通。
2. 应用场景:
- 单相可控硅主要用于单向电流控制的应用,如电灯调光、电动机控制、电炉控制等。
- 双向可控硅主要用于双向电流控制的应用,如交流电压控制、交流电机控制、交流电源控制等。
总的来说,单相可控硅只能单向导通电流,适用于单向电流控制的应用;双向可控硅能够在两个方向上导通电流,适用于双向电流控制的应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双向可控硅引脚接线图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章

回收家电平台「回收家电平台加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回收家电平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回收家电平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

家电技巧 2024-10-01 阅读2 评论0

adc0832电路「adc0832电路图」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adc0832电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adc0832电路的解答...

家电技巧 2024-09-30 阅读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