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真正含义?
“上善若水”的真正含义是:最高的善行像水那样,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均不喜欢的地方,故近于“道”;“厚德载物”的真正含义是:君子的品德(或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若大地般厚实,方可承载万物。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意思?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道德经》,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应像水一样。水滋养万物、造福万物却与世无争;“厚德载物”一语出自《易经》,意思是:大地以宽广深厚承载万物,故能以好的品行造福万物无所不包容。
厚德载物和上善若水有什么区别?
“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先分开解释: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经》一书,原话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几于道。”在这里说的是至高的品德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不争名逐利。居住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在这里“上”的意思是“最”。“上善”即理解为:高尚的品德、最善。
在道家看来,水可以是涓涓细流,也可以是波涛汹涌。因此它便赋予了刚柔并济的理解。它能润泽万物却从不图回报。
其实在这里,老子通过水来讲述一个人该有的品德,刚柔并济同今天所说的“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一样。帮助了别人而不图回报。水的包容万物,奔腾到海,告诉我们做人应该将眼界、格局、胸襟以及气度放开,不是为了一点利益就患得患失,而是从大局着手。
其实懂了“上善若水”也便懂了做人之道。
“厚德载物”则是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大地的气势一样宽厚和顺,一个人要能增厚美德,包容万物。
因此这句话是希望人能够提升自己的品德。对万事万物都能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
如今这两句总是连起来用,是因为道理相通,在看待一些事和一些人的时候能够一视同仁,帮助他人而不图回报。做人应该从大局着手,不是为了蝇头小利而拼个你死我活。
清朝康熙年间,张英是文华殿大学士兼任礼部尚书,可以说权利非常大了。在他老家桐城的房子与吴家为邻居,两家的院落之间有一条巷子。吴家想扩建自己的小院,因此要占用小巷。张家人自然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张家人就写了一封信给张英,让张英出面解决。而张英看到家信就回复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读完张英的书信,便知道了其中的含义,并且主动让出了三尺。吴家本来很生气,但是看到张家人不再争执反而让出了三尺,顿时感慨颇多吴家人也主动让出三尺。因此这个小巷就成为了六尺巷。
当张英看到书信后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而动用权利,而是劝导家人应该用大度的胸襟对面此事。这便是“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