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开npn和pnp接法?
磁开NPN和PNP接法是指在电路中使用晶体管时,将其三个引脚分别连接到电源、负载和控制信号源的方法。
对于磁开NPN接法,将晶体管的基极连接到控制信号源,集电极连接到正电源,发射极连接到负载。
而磁开PNP接法则相反,将基极连接到控制信号源,集电极连接到负电源,发射极连接到负载。
这两种接法可以实现开关功能,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状态,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可以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接法。
PNP和NPN接近开关怎么使用。负载是怎么个接法?
这是由NPN、PNP晶体管本身特性决定的。当NPN导通时,输出的是低电平(0V),所以NPN接近开关负载的另一端要接高电平(正极),这样才能使接近开关动作后在负载两端产生电压。
同样道理,PNP导通时,输出的是高电平(24V),负载的另一端要接在低电平上(电源的负极0V)
npn管子怎样当pnp用?
1、如果是极性转换,如常开转常闭,在NPN的集电极接一上拉电阻,并接到PNP的基极,PNP发射极接正电源,这样就转为PNP集电极输出了,只是反了个相。
2、NPN输出接继电器线圈,要带有常开和常闭触点的继电器,可随意选接近通还是接
NPN、PNP型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从题目所提说到的电子元器件是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核心电子元器件之一。三极管也叫半导体三极管或双型晶体管或晶体三极管。能把微弱的电流信号放大成幅值较高的电信号,还能用做无触点开关。
NPN型三极管,简单看它就是有两块N型半导体和一块P型半导体组成三极管。因为半导体有两种载流子,以电子导电为主的半导体为N型半导体(极性为负),以空穴导电为主的半导体为P型半导体(极性为正)。
NPN型三极管工作原理,在电子电路中,NPN型三极管有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三种接法。
以习惯的共发射极接法举例:基极(Ib)、集电极(Ic)、发射极(Ie),Ic=βIb,如下图所示。
例如一台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当测量压力变化则作用于隔离膜片和填充液,从而改变可动极板跟固定极板之间距离,引起一侧电容增加,另一侧电容减少,得到的差动电容容量通过引线转换电路。在转换电路中的三极管就发挥它的作用,在基极加偏置电阻有Ib=VBB÷RB。前提还要保证集电极有一定的电流(I),此时需要增加一个偏置电阻和提供电源VCC,得I=VCC÷RC。
假设一台电容式压力变送器,当压力变送器传感器检测到压力发生变化就会得到差动电容的变化,再引线至转换电路,VBB就会变化,VBB发生变化则Ib也随之变化,再通过三极管的放大则集电极电流Ic也变化,将得到的Ic,此时的Ic就是放大电路放大后的信号,再把Ic输出做进一步处理,通过变送器就地显示压力值或者从变送器输出标准电流信号(4-20mA)送至二次仪表控制、显示等。这里用到的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
判断三极管是浅度饱和还是深度饱和还是截止状态。若Ibβ>Ic,浅度饱和、若Ibβ>>Ic,深度饱和,若Ibβ=0,则Ic=0,截止状态。
假如把集电极上的偏置电阻换成灯泡,那么此时的三极管在开关电路中工作,就当做一个无触点开关用。当0<Ibβ<=Ic,Ibβ从0到IC增大,则灯泡慢慢变亮,当Ibβ>Ic时,灯泡完全变亮,若Ibβ>>Ic,反而会影响其开关速度。三极管PNP型原理跟NPN型三极管一样,只是发射极的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
三极管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所构成的半导体元器件,根据内部结构不同,可以分为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NPN三极管是由两块N型半导体和一块P型半导体构成的;PNP三极管是由两块P型半导体和一块N型半导体构成的。其内部结构 如下图所示。
三极管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NPN三极管和PNP三极管中电流的方向是不同的,其电流方向如下图所示。
有了上边的理论作为铺垫后,下面介绍其工作原理。
三极管具有三个工作状态/区域: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三极管被用作开关时,需要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如果工作在放大区,则满足IC=βIB这个关系,这也是三极管具有放大电流作用的原因。以NPN为例介绍工作状态和原理。
当发射结电压小于其截止电压,并且基极电流为零时,流过发射集的电流几乎为零(大约为ICEO电流),这时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
增大加在发射结上的电压,使其大于截止电压使发射极正偏而集电结反偏,这时候集电极的电流和基极电流满足IC=βIB这个线性关系,即实现电流的放大作用,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继续增大发射结的电压,使基极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发射极的电流不再增大而是维持在某一个附近。这时表明三极管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三极管在应用时,都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而选择让其工作在某个不同的区域。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头条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
以共发射极电路为例,三极管基本工作原理是,用基极小电压、电流变化,控制集电极大的电流变化,进而在集电极电阻上获得大的电压变化。PNP型三极管发射极接电源正极,NPN型三极管发射极接电源负极,二者静态电流方向不同。
先简介一下三极管的结构:
三极管的结构简单来说在一个硅(或锗)片上生成三个杂质半导体区域,一个P区(或N区)夹在两个N区(或P区)中间。所以三极管一般分为NPN型或PNP型,材质分为硅或锗。从三个杂质半导体域各引出一个电极分别叫发射极e、集电极c、基极b,相对应的杂质区域分布称为发射区、集电区、基区。三个区域形成两个PN结,发射区与基区间的PN结称为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间的PN结称为集电结。图1是两种类型三极管的概念图,其中发射极上的箭头表示发射结加正偏电压时,发射极的电流方向。由于二极管就是一个PN结组成,便于理解可以将三极管看作为两个二极管串联,如图2。
工作原理:
正常放大状态下情况下,NPN管,电压大小是:VC>Vb>Ve,如果是硅管的话,三极管导通条件是Vbe>0.7V。PNP管,就是反这来的,VC<Vb,<Ve,如果是硅管的话,其导通条件是Veb>0.7v。
工作状态:
相比FET是电压控制型元件,三极管则是电流控制型元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有三种:截止、放大、饱和。
当p型半导体一边接正极、n型半导体一边接负极时,则为正偏,反之为反偏。
以NPN为例(pnp管与之相反),
截止状态:发射极反偏、集电极反偏,Ube<0, Ubc<0;
放大状态: 发射极正偏、集电极反偏,Ube≥0.7V, 而Ubc<0,关系公式ΔIC=βΔIB;
饱和状态:发射极正偏、集电极正偏,Ube>0, Ubc>0;
下面再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向大家解释这三个状态:
三极管是一个以b(基极)电流Ib 来驱动流过CE 的电流Ic 的器件,它的工作原理很像一个可控制的阀门,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下存在Ic=βIb的关系。
上图中细管子里蓝色的小水流冲动杠杆使大水管的阀门开大,就可允许较大红色的水流通过这个阀门。当蓝色水流越大,也就使大管中红色的水流更大。如果放大倍数是100,那么当蓝色小水流为1 千克/小时,那么就允许大管子流过100千克/小时的水。三极管的原理也跟这个一样,放大倍数为100 时,当Ib(基极电流)为1mA 时,Ice的电流为100mA,此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而当没有蓝色水流流过时,大水管的阀门不打开,没有红色水流流过,三极管也就没电流从C流到e,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当蓝色水流足够大使大水管的阀门完全打开时,此时蓝色水流再变大,也不会影响红色水流的大小,同理当Ib的电流足够大,Ice的电流将不会受基极电流影响,此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
怎样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方法1:根据三极管工作状态时各个电极的电位高低,从而判别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方法2:先假设是在饱和区,在计算C E两端的电压,以0.3V(具体电压根据芯片手册选择)作为饱和区放大区的判断标准,小于则为饱和模式,大于则为放大模式;当c e间电压为无穷大时即为截止区!
零是起源写于20180710
NPN、PNP三极管根据不同的工作区,可以用做电子开关、负载驱动及信号放大
三极管其实是由两个PN结组成的一个半导体器件,分为NPN型和PNP型,可以把微弱的信号放大。
三极管有基极(b)、集电极(c)、发射极(e)三个引脚;有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导通三个工作区
- NPN型三极管由两块N型和一块P型半导体夹在一起组成
- PNP型三极管由两块P型和一块N型半导体夹在一起组成
- 让三极管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区,有不同的作用
三极管的信号放大作用
让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可以起到电流放大作用,以NPN为例,NPN进入放大区必须b-e的PN结处于正偏,b-c的PN结反偏,β是三极管的放大倍数。
- Vb<Vc
- Vb>Ve
- Ic=βIb
- Ie=Ib+Ic
微弱的信号输入,经过三极管放大,就可以得到幅度较大的信号了
三极管的开关作用
当两个PN结都正偏,并且Uce<=Ube时,三极管开始饱和导通,Ic=βIb,这时候用很少的Ib电流就可以控制负载需的Ic电流了。常用于控制LED、直流马达、蜂鸣器、继电器这些器件的工作。
当两个PN结反偏时,三极管截止,就可以控制负载停止工作 了。
欢迎关注@电子产品设计方案,一起享受分享和学习的乐趣!
记得给评论、点赞、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