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双向可控硅只有一三脚有阻值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双向可控硅只有一三脚有阻值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可控硅引脚的判别方法?
1、快速鉴别可控硅三个极也就是引脚的方法很简单,根据P-N结的原理,只要用万用表测量一下三个极之间的电阻值就可以。
2、阳极与阴极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在几百千欧以上,阳极和控制极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阻在几百千欧以上(它们之间有两个P-N结,而且方向相反,因此阳极和控制极正反向都不通)。
3、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是一个P-N结,因此它的正向电阻大约在几欧-几百欧的范围,反向电阻比正向电阻要大。可是控制极二极管特性是不太理想的,反向不是完全呈阻断状态的,可以有比较大的电流通过,因此,有时测得控制极反向电阻比较小,并不能说明控制极特性不好。另外,在测量控制极正反向电阻时,万用表应放在R10或R1挡,防止电压过高控制极反向击穿。
4、若测得元件阴阳极正反向已短路,或阳极与控制极短路,或控制极与阴极反向短路,或控制极与阴极断路,说明该元件已损坏。
5、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都是三个电极。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阳极(A)、控制极(G)。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T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再将旋钮拨至R×1或R×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双向可控硅触发电阻多大阻值?
用万用表电阻R1Ω挡,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结果其中两组读数为无穷大。若一组为数十欧姆时,该组红、黑表所接的两引脚为第一阳极A1和控制极G,另一空脚即为第二阳极A2。确定A1、G极后,再仔细测量A1、G极间正、反向电阻,读数相对较小的那次测量的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第一阳极A1,红表笔所接引脚为控制极G。将黑表笔接已确定的第二阳极A2,红表笔接第一阳极A1,此时万用表指针不应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再用短接线将A2、G极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A2、A1间阻值约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A2、G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保持10欧姆左右。互换红、黑表笔接线,红表笔接第二阳极A2,黑表笔接第一阳极A1。同样万用表指针应不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用短接线将A2、G极间再次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负的触发电压,A1、A2间的阻值也是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A2、G极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不变,保持在10欧姆左右。符合以上规律,说明被测双向可控硅未损坏且三个引脚极性判断正确。 检测较大功率可控硅时,需要在万用表黑笔中串接一节1.5V干电池,以提高触发电压。
如何借助万用表检测可控硅?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看我的回答。
我先说一下万用表,万用表一般分为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式两种。检测可控硅,我们用指针式万用表。在使用时,需要将红表笔与正极性孔相连,黑表笔与负极性孔相连。
我再说一下可控硅。可控硅也就是晶闸管。可控硅分为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今天我先说一下单向可控硅。单向可控硅有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这三个引脚。只有当可控硅阳极和阴极间加上正向电压。控制极和阴极间加上所需的触发电压时,单向可控硅被触发导通。
下面我再说一下单向可控硅的检测:用指针式万用表,选1欧倍率的档位。用红黑表笔分别检测可控硅任意两引脚,正反方向间的阻值。(也就是用红黑表笔交换测量这些引脚)。找出读数为几十欧到一对引脚。此时黑表笔检测的引脚是控制极G,红表笔检测的引脚为阴极K,那么剩下的一个引脚就是阳极A。这样单向可控硅的三个引脚就检测出来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双向可控硅只有一三脚有阻值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双向可控硅只有一三脚有阻值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